2010年11月21日星期日

爱的选择题

    几乎所有仙剑迷都会面对一组选择题:灵儿月如、七七苏媚、雪见龙葵、温慧蓬絮、菱纱梦璃之中,偏爱谁的问题;甚至,在三和三外之中,一步步的选择还会导致最终不同的结局。每集两个女主角,总是一个活泼一个温柔,活泼到刁蛮,温柔到让人不能拒绝——还记得在高中的时候玩仙三,在古城镇不小心选错了和龙葵的对话,龙葵哀怨的表白让人好伤心,读档重打,终于选对了话。

    同样的,男主角和女主角的爱情,也能大概分成两类,一类是行走江湖的日久生情,另一类则是从天而降的命运安排:逍遥和月如从比武招亲开始相伴江湖,立下吃到老、玩到老的盟约;景天带雪见离开了唐家堡,菱纱带天河离开了青鸾峰,小虎和七七、煌和温慧也因为偶然的相遇展开了共同的江湖和人生的旅程;相对的,姥姥令灵儿和逍遥结婚,苏媚为虎纹跟随小虎,景天是龙葵千年守候的哥哥,煌是蓬絮人间少有的同类,梦璃则是全家欠了天河全家巨大的人情=_="

    仙剑带给玩家的感动和温暖,很多来自爱情——爱情迸发的惊艳,爱情成长的温暖,命运挑战爱情时爱情爆发的强大力量,以及,仙剑的爱情在玩家生活中的折射——在仙剑的陪伴中萌芽的爱情,在现实的江湖中携手行走,在前途的抉择中坚守爱情,在挫折打击之下的不离不弃。在仙剑中,最感人的常常是爱情的消逝——彩依的化蝶,灵儿拯救苍生,苏媚的默默注视;但我觉得,最美好的无疑是爱着的流年——江湖上每一天的行走,即墨的焰火,映衬着自行车上的早出晚归,二教那突然如焰火般璀璨的灯光。

    昆德拉说:缓慢的程度与记忆的深刻程度成正比。感情的沉积也是这样,不管怎样开始,不在彼此怎样相处,真谛只在日久生情——在长久的相处中产生感情,在生命和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。还记得初玩仙三,从锁妖塔回到蜀山时,雪见为邪剑仙所害,景天守着雪见的尸体,回忆着种种的“关于雪见的回忆”,伴随《还魂草》的变奏,让人肝肠寸断。缓缓诉说爱情的经历,《还魂草》就这样有了动人心魄的魅力。不管起点是命运赋予的责任,还是偶尔相遇得来的默契,就这样在陪伴的流年中升华,缔结连理之情谊。是的,产生感情的是陪伴和守候,而非相遇那一刻的吸引。当下的人们,往往因为一时一事的不快或者诱惑,忘却了那一路走来的厮守和幸福,抛弃掉一生唯一的憧憬和承诺,这是多么得愚蠢…

    我想,这就是选择题的答案:既可以是活泼也可以是温柔,既可以是命运也可以是偶然,答案在于守候。

2010年4月10日星期六

记冷笑话一则

本科的时候,逢年过节大家回家,不免互相祝福一声:"一路顺风!"然作为力学系的学生,深知坐飞机遇到顺风是很不利的,于是遇到坐飞机的就纷纷改用其他的词。一日,班长和大家告别,小聪突语出惊人:"一路层流!",众人觉得有理,便纷纷效仿。后天师弟远行新加坡,我亦祝他一路层流,他却说:"要是一路风流就更爽了。"

2009年10月4日星期日

61分12秒

在北京演唱会,我听到Stefanie,听到燕姿希望观众静静地听她唱这首歌,听到她创作那首歌的背景。突然,我听懂了这首我一直很喜欢的歌。

她唱的不是歌,也不是寂寞,而是力量。在顺境中继续前进的力量,在逆境中奋起直追的力量。勇敢、分享、喜悦、悲伤、往上、天空、咆哮、恐惧、坚强、赛跑、想飞,这些都是燕姿真实的心声。她的声音中,带有旅途中的行者的迷惘和决心,疲惫和执着,怀疑和自信,可最终还是归拢于决心、执着和自信;对于别的过客,歌声激发的同感能给人温暖,蕴含的力量则给人鼓励,于是使得大家都更加坚定,更加执着,更加自信。

于是我想起了罗曼罗兰,想起了名人传,想起了贝多芬。每每在自己跌入低谷或陷入困境的时候,我就拿出名人传读,从第一页开始读──傅雷的译者序,罗曼罗兰的原著者序,然后是贝多芬传。看到那些文字,仿佛听到英雄和命运的奏响,感觉他们的力量渐渐涌入我的心口,我便能重新鼓起勇气,大踏步地前进。

我总是问自己,为什么他们在那样的处境下,还能写出如此光辉灿烂的音乐和文章?国家的不幸,个人的不幸,在那重重打击下,大部分人都被打倒了,彻底地打倒了,可是他们却坚持着,进而释放出了更加强大更加璀璨的光辉。于是,问题变成了,为什么他们在那样的处境下,反而能写出这样光辉灿烂的音乐和文章?这背后的原因,傅雷用"力"来表示。没有人给过这个"力"的定义,它看不见摸不着。可是,在疲惫的时候,那股力推动人继续迈开脚步;在失败的时候,那股力使人坚定地再来一次;在得意的时候,那股力让人冷静,不停顿。

听着Stefanie,我想,燕姿也是靠着这样的力,熬过了最顶端的寂寞和迷茫,熬过了困境和劳累,熬过了蛰伏和等待,认真地创作着一首又一首歌,投入地演绎着一场又一场演出。在工体唱Stefanie的时候,她一定会想起过去的种种,我们知道的,我们不知道的,还有只有她自己知道的;而我们看到的,只有那个在高高站在舞台上的燕姿,那个簇拥在歌迷中的燕姿,Stefanie,让我们感受到了她曾经走过的坎坷,人生的和心灵的,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燕姿是如何战胜了和战斗着。

力不仅是自己的,还可以感动别人,赋予别人。贝多芬耳聋之后的战斗感动了罗曼罗兰,罗曼罗兰笔下的贝多芬又感动了困境和迷茫中傅雷,傅雷一句句译出贝多芬传,继续鼓舞着那个时代和之后的人们。从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序中,我们可以看到贝多芬给罗曼罗兰的启示;而傅雷的译者序,也清楚地记下了傅雷从中受到的震撼;通过傅雷,这股力量又传递到了往后的读者,往后的名人传的信徒们心中。

一遍遍地听Stefanie,我也感受到了这力的传承,燕姿对天空大声咆哮的声音,汇入听者的胸膛,激起一阵波涛,搀扶跌倒的人站起身来,催促倦怠的人迈开步伐。

然而,这样获得的力量,终究是微弱的,暂时的。真正的力的源泉,还当在内心,依靠自己的力和外界搏斗,通过胜利或者失败来增加力,再搏斗,再增加,力越来越强,心越来越强。贝多芬用音乐抗争世道和命运,一次次的交锋掀起了高潮,便是英雄、命运、合唱等巨作;米开朗基罗用美术和世俗作战,屡战屡败、屡败屡战,终于积聚了宏大的力量,推动他完成了不朽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画;罗曼罗兰和傅雷则用文字的强大对抗坚硬的命运,终于在坚硬的命运上刻下了传世的杰作。

而我们的燕姿,我想,她也是用歌声在作战,Stefanie则是她战斗的号角。这个时代没有战争,没有压迫,却有着看不见硝烟的战场,和看不见阶梯的攀登,在这征途中,也有说不出的艰辛。她辉煌,也蛰伏,好在她总是在唱,总是在唱很好听的歌,复出之后的演唱会,给人的感觉只有辉煌──满满的工体,燕姿不让歌迷失望,歌迷也不会让燕姿失望。当燕姿在疯狂的喊叫声中重新登场,燕姿和歌迷互相诉说着:有你我不再难熬。

2009年8月31日星期一

爱和梦想的飞行――观《飞屋环游记》

《飞屋环游记》并非一部情节精彩的动画片,影片开始不到五分钟女主角就表白了,又过了不到五分钟女主角就死了,之后的环游颇为单调,结局也并不完美;虽说是飞行探险,但是其情节也不能体现三维立体动画的效果。可看完之后,我却由衷地喜欢上了《飞屋环游记》,看过两周之后仍不时回味,余音绕梁----那是一部真正给人带来快乐、温暖、感动和幸福的动画片,一部激励爱和梦想的动画片。
飞行,人类自古的梦想。人类通过机器实现了梦想,却仍不减对天空的向往。于是,动画片这个挥洒想象的空间,便装上了翅膀,向着天空飞翔。曾经最爱宫崎骏的《天空之城》,孩提时代看过漫画,长大了看电影,每每为那天空的传说吸引,为传说的揭幕感动,又为拉普达的毁灭叹息。巧合的是,小男孩巴斯向往天空之城的原因,竟和查尔斯*蒙兹重回仙境瀑布的动机如出一辙----不甘惊人发现不为人承认。然而,他们却走上了迥异的道路,巴斯协助希达避免了天空之城成为穆斯卡实现野心的工具,查尔斯*蒙兹却不择手段地追捕那大鸟。
我想,他们的差别,在于他们对天空的态度,亦即对梦想的态度:巴斯怀着对天空之城的向往飞行,即使拉普达毁灭了,那梦想成真的经历也会永远是他美好的回忆;而蒙兹则把仙境瀑布当作自己成功的符号,当其成功受到质疑,他就走上了丧心病狂的证明之路。而他们的态度,则反映了他们不同的爱,巴斯和希达对天空之城的热爱,和蒙兹对自己的爱----他自闭于对名誉的追逐,因此忘却了探险了真意,忘却了他自己说的"Adventure
is out there",忘却了梦想。
爱,常常是动画片里最动人的元素。天空之城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幕,是海盗救回巴斯和希达之后爆发的欢呼:那萍水相逢而不离不弃的友情,那人与人之间互相扶持、坦诚相待的力量,令人动容。而在飞屋环游记里,我最向往的则是卡尔和艾丽的爱情----他们因共同的梦想相识、相爱,生活却始终和梦想若即若离,只有卡尔和艾丽的爱情,真实而美好地充满了时间和生活。艾丽离开了人世,爱情却依然充满卡尔的生活----那墙上挂着的照片,那扶手椅上的幻觉,那自言自语的对话,都是爱情依然在卡尔的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证据。
爱和梦想的交汇,给天空之城、给飞屋插上了翅膀,也给观众的心灵插上了翅膀,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。而在爱和梦想之间,《飞屋环游记》更是通过艾丽的Adventure
Book诠释了一番颇有启示的寓意。幼年的她在最初的几页贴了飞艇、贴了仙境瀑布,用那些和卡尔共同的向往开头,留下了空白等待未来用自己的经历填充;而当卡尔实现了他和艾丽的梦想,来到了仙境瀑布,准备把他真实的探险记录在Adventure
Book的时候,却发现那曾经是空白的My
Adventures已经满满地记录下了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----艾丽把他们的生活当作了梦想中的探险,于是,一点一滴的平凡和幸福都化为了探险的刺激和惊喜,化为了理想的精彩和宏大;而卡尔,也每每把家庭的责任放在梦想的期待之上,直到伴侣去世,才启动了那不可思议的探险计划,他的人生的第二次探险。
在我们这个受到地心引力束缚的世界,卡尔恐怕只能有前一次的冒险----和艾丽的生活之旅;我想,他也只要那前一次的冒险,当爱成为梦想,当他用整个心,整个生命,所有的时间来爱艾丽,爱生活,当生活成为梦想,他便能在每一天每一秒脚踏实地地追梦。100分钟的《飞屋环游记》,给我留下最清晰印象和最深刻感动的,恰恰是前十分钟匆匆快进的生活剪辑,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漫漫旅程,就是最完整最美好的探险。
探险的真意不在远方的终点,不在终点的奖励,而在其间每一步的踏实、安心、快乐和幸福,艾丽、卡尔用他们的生活诠释了蒙兹和穆斯卡没有能够领悟的道理;这也是人生的真谛----人生本没有结果,只有过程。Adventure
is out there; it is also inside your heart.
爱,让梦想在生活中飞翔;爱和梦想,则让生命在现实中飞翔。

2009年8月2日星期日

《德川家康》过半

今年元旦,卧病在床,白羊了一下在网上订了一套《德川家康》,200大洋,13本书,装了满满一箱。前五本是在一周之内看完的,经常不知不觉就看到了凌晨四五点。寒假把第六本带回家看,在D31上看了几章,回家偶尔翻阅,又断断续续读了一个学期,才在暑假读完。昨天读完了第七本,突然发现整套书已经看完超过一半了。

胖胖说,真心喜欢历史的人,可分为两类,一类喜欢乱世,比如春战、南北朝、三国;一类喜欢盛世,比如两汉、唐宋。我觉得我就是典型的喜欢乱世的,因为乱世的英雄驰骋,一个个光辉灿烂的名字交相辉映,互相在争斗中释放自己的力量,也衬托对方的伟大。

日本战国史,就是这样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。织田信长、丰臣秀吉、德川家康这些胜利的名字,今川氏真、上杉谦信、武田信玄、明智光秀这些失败的名字,半个世纪的征战,我在《太阁立志传》、《信长之野望》里识得、了解、仰慕。《德川家康》的前五本,写的正是直到秀吉出任关白的战事,那段我最熟悉、最心仪的历史。秀吉的非凡经历,历史的车轮,都让人折服。

游戏往往在秀吉统一日本之后就结束了,可历史不是这样。山冈庄八用最大篇幅描写的,是日本统一之后秀吉、家康的轨迹,初读第六本《双雄罢兵》,味如嚼蜡,花了一学期才读完;但等到读完,突然恍然大悟――秀吉为何能统一日本却不能延续家业,而家康为何能开创二百五十年德川幕府,这才是整个战国史最精彩、最核心的悬疑。而这个答案的渐渐揭晓,竟比国家的归属还激动人心。小说中,家康对政治、对自己的认识是在西乡局、本多重次、随风和尚等人的帮助下一步步深入,又一层层跳出,终于超脱了自己、自家、自时,达到了真正的"天下人"的高度。其中带给人的启示和领悟,真是妙不可言。

"杜鹃杜鹃,你若不啼,我就等你啼。"德川家康往往因"忍"而为人称道,但他的忍,不是盲目的等,不是因为自身实力不够,也不是因为秀吉实力强大,而是为了天下――不是为了自己能得到天下,而是为了黎民的安定,他的动机,跳出了自己,跳出了对手,真正包容了天下。于是,家康最后因为忍耐获得了褒奖――得到了一个安定的天下。

读着《德川家康》,我终于明白,乱世最大的魅力,不在于群雄相争,不在于历史选择谁作为胜者,而在于:胜者是如何收拾乱世,将天下从大乱带到大治的。这股力量――来自卓识的英雄的力量,来自广大的民众的力量,来自命运的推动的力量,才是乱世中最动人、最正义、最强大的力量,能把握住这股力量的,必将是最终的胜者。

2009年5月23日星期六

诗人的爱情(一)

  Shakespeare和Viola的爱情,与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一起轰轰烈烈地落幕了。好莱坞大片中的绝恋,多像绚丽的焰火,极致璀璨又转瞬即逝——莎翁情史如是,泰坦尼克如是,卡桑布兰卡亦如是……
  造成这些悲剧的罪魁祸首,往往是命运,泰坦尼克中的天灾,卡桑布兰卡的战难,莎翁情史中的人祸。爱在最高潮嘎然而止,琴弦在最强音绷断,呜呼哀哉,催人泪下。
  我曾经鄙视命运悲剧,认为这是拙劣的结局方式——编剧实在不能找到心理﹑人格轨迹完满的逻辑,又不想落入大团圆的俗套,便用“上帝”的力量结束一切,赚取美学的分数和观众的眼泪。但是莎翁情史引发了我的思考,改变了我的观点。或者说,观看莎翁情史的心境,让我终于体会到了悲剧的魅力。

  直观地看,《莎翁情史》的悲剧,是Viola的命运造成的——她不能抗拒女王的命令。但与泰坦尼克上的情侣不同的是,Viola和Shakespeare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结局,知道他们难以抗拒命运,难免分散——我想要是Viola可以做选择,她会愿意放弃尊贵的身份,陪伴在诗人的身边,但是命运不能选择。在强悍的命运面前,to be or not to be已经不是问题,爱或不爱,才是问题。但他们还是选择了坠入爱河,选择了短暂、炽热﹑梦幻﹑挑战世俗的爱情,也选择了这个悲剧的结果。
  既然明知结局,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选择?唯一的答案,就是爱。因为他们相爱。爱至极致为悲剧。罗密欧与朱丽叶不能在阳间白头,是因为罗密欧太爱朱丽叶了,而为她的假死殉情。
  从逻辑上来说,在已知未来结局的条件下做这样选择,推理得的结论是“因为爱,所以悲剧”——爱,是命运悲剧性格上的罪魁祸首;但从感情上讲,在已经知道结局的情况下坚持,乃是“即使悲剧,仍要爱”——如果因为未来的绝望而不敢面对爱,那就是纯粹的性格悲剧了;所以,宁愿接受永恒的思念,也要投身爱情。
  于是,Shakespeare和Viola无法逃避爱情的吸引,选择了不顾一起地相爱。他们白天在剧场排戏,晚上到城堡挥洒爱情,最后又阴差阳错地在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上演时,穿上了男女主角的剧袍。一场戏剧剧本中的绝恋,一场电影剧本中的绝恋,同时达到了高潮,而后,先后落下了帷幕。

  当Viola扬帆远去新大陆,当Shakespeare提起笔创造他梦中的爱情喜剧,当一出又一出“即使悲剧,仍要爱”在世间上演,当我想起这一幕幕,魅影的一声长吟激荡我的心胸,余音袅绕:
  Love me -- that’s all I ask of you.

2009年5月12日星期二

平凡的人,不平凡的回忆——写在五·一二一周年之际

    一年前的今天,有朋自远方来,我们一干高中好友相约共进晚餐。下午,听说四川地震了,北京上海也都发生了轻微的地震,在高层上班的网友分别上BBS说感到了摇晃,很多同学打电话回家询问家里的情况,网上甚至有消息说晚十点北京还会有地震。于是我们吃完饭便玩起了杀人,又在校园里游荡过了点才回了宿舍。
    当我们在享受一个略带无谓的紧张实则非常愉快的夜晚之时,千里之外,却正上演着人间最沉重的惨痛。

    第二天,我得到了最清楚的消息——汶川,八级地震;以及更可怕的不清楚的消息——震后大雨;道路毁坏,难以进入;通讯中断,情况不明。于是我明白了这是怎样的一场灾难,明白了怎样的一场天灾,又降临在了这个国家。
    但这并不是最沉重的心情,甚至不是真正的沉重。我们总能谈论那些数字,我们知道那些数字的可怕,但我们并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意义,而只是被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。真正的沉重,来自于我们所能想象,甚至能目睹片段的故事,那些和我们一样平凡的人们的故事——我们本来同样平凡,所以我们能够互相理解;然而他们此时身处此地,却把他们变成了不平凡,变成了故事。

    我强忍着眼泪,读着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平凡人的故事,真的,假的,不知真假的;亲述的,转述的,经过润色的;感人的,扼腕的,令人悲愤的……留下遗书强行跳伞的侦察兵,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学生的老师,倒塌的校舍,没有倒塌的校舍,幸存的人们,罹难的人们……还有和我们同样平凡的人们的各种回应,他们的心声。
    之后的好几天,现在回望都觉得无限漫长的好几天,我就是这样的状态——难以自制地泡在网上,浏览着各种地震的新闻,救援进展,现场报道,各方言论,小道消息,即使总是告诉自己,已经难以承受再看只字片语,应该去写毕业论文了,可还是不能控制自己打开下一个帖子,读一条新闻,或者重读一条新闻,或者看一篇回复。

    我没有技能,也没有可能参与第一线的救援,只能到血液中心做半天志愿者,捐出一些生活费以为绵薄之力;此外,就只有不停的关注,祝福,祈祷。有人会质疑这些看似空虚的感情,但我相信,相信这精神的力量。也许震区没有人会知道,有一群北大学生在未名湖放下自制的船灯,为他们祈祷,为他们祝福,但我想他们肯定知道,全中国的人,所有的中国人,乃至所有的地球人,都在为他们祝福,为他们祈祷,希望他们战胜灾难,重新获得幸福;并且,他们能从这祝福和祈祷中获得安慰和力量,真正在前线奋斗的人们能从中获得斗志和使命。我们只是这些“所有”的一部分,渺茫的一小部分,但每一个小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——正因为有了每一个平凡微小的小部分的存在,才有了“所有”,这个不平凡的整体的存在。平凡的人,对另一些不幸的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祝福和支持,合在一起就是最不平凡的力量。

    来自平凡的人的沉重,发自平凡的人的祝福,这就是我的五·一二,我的不平凡的回忆。